

养殖场防雷措施
编辑:2021-09-23 10:44:11
在我国南部地区,因特殊的气候及地理位置,打雷的日子总是远高于国内其它地区。据权威数据统计,30年来广东省雷暴日每年都保持在80天左右,雷暴持续的时间之长位列全国前几。不少养猪较密集的区域处于雷暴“重灾区”,几乎每年都有猪场发生不幸。近期,高明区杨和镇某猪场被雷击,一人送院抢救后不治,其余三人日前伤情已平稳。
近几年养猪业快速发展,韶关地区也是“重灾区”,平均每五天就有雷暴发生,每年的4月份为雷暴前盛时期,而7-9月为后盛时期,在气候不稳定的情况下,韶关每一天都有可能发生雷暴。
在安装避雷设施前,清远市的一家养殖中心就遭遇了雷公的数次光顾,不仅烧毁了变压器,还电死了两头猪。为此该公司为每栋猪舍投入了超万元的防雷设施,之后再也没发生这种意外。
据了解,容易遭遇雷电的生猪养殖厂大都属于使用时间较长的老式猪场,通常建在山顶,没有避雷设施或者避雷设施十分简陋。而单独增加避雷设备则是一笔不菲的投入,许多人更关注效果到底如何。
需要要注意的是,防雷工程要结合养殖场的地形、土质、地下矿藏情况来做出适宜的方案,如果是非专业人士来做防雷,有可能会不仅投入较大且达不到很好的效果。
防雷依据 1. 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(GB50057-2010); 2.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》(GB50343-2012) 3. 其他气象法规规章。 养殖基地的防雷措施 1.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雷电预警信号。 2. 在打雷的时候,工作人员不要走出出猪舍,变压器等避免运行,要迅速切断养殖场内的电脑电话等设备。 3. 对建构筑物和电气设备按照国家规范要求,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。 4. 所有架空线路均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,穿管敷设,两端接地。 5. 钢制结构的屋面、立柱等要采取良好的接地; 6. 配电箱等需装备至少二级以上电源浪涌保护器; 7. 监控、网络等电子系统也需要配备对应的信号浪涌保护器; 8. 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要求,对防雷装置性能进行定期检测。